功成名遂身自退 千古奇才唯範蠡
■南開大學 孫立群
編者按
老子《道德經》說: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,天之道。”唐代大詩人李白在《悲行歌》中寫到:“範子何曾愛五湖,功成名遂身自退。”這個範子是誰?他就是成功運用老子道學思想治國營商的一代商聖,以智慧而被尊為“文財神”的“道商”始祖——范蠡。
範蠡(約西元前536年生),字少伯,春秋末期楚國宛邑(今河南南陽)人。他是我國古代商人的聖祖,人稱陶朱公。他樂善好施,扶貧濟弱。被司馬遷稱之為“富好行其德者也”。正因為他居富好施,受到後世商家的敬重,被尊之為商祖。
範蠡認為:在社會經濟生活中,各種商品有各樣的用途,發生戰爭需要軍備,日常生活需要各種貨物。透徹瞭解這些情況,才能掌握商品流通的規律。作為生意人,要懂得儲備各種貨物——乾旱時期要生產舟船,洪水時期要備好車騎。農業生產變化無常,豐收時要多留儲備糧,以備災荒時用。糧食價格要保持合理標準。糧價低,農民受害,失去種田積極性,田園荒蕪,雜草叢生;糧價高,商人沒有收購能力,糧食賣不出去。只有讓農民和商人都得利,糧食交易市場才能興旺。這既是商經,也是治好國家的重要道理。
範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人物,他的一生,跌宕起伏,不知疲倦地從政、治軍,務農、經商,創造了人生的輝煌,為歷史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。
歷代史學家一直關注範蠡。關於對範蠡的評價,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。
第一,歷代封建統治者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、表彰範蠡。這是為什麼?因為范蠡不是“忠臣”,他見機行事,巧妙脫身,這在統治者看來,不夠忠心耿耿,既然不是忠臣,故范蠡的名氣似乎比不上諸葛亮、嶽飛。
其實,範蠡在功成名就之後,激流勇退,正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。中國古代的不少忠臣在政治漩渦中打拼,對國君忠貞無貳,氣節雖高,但常常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。所以對統治者表彰的“忠臣”要做具體分析。
第二,在對範蠡的評價中,多在範蠡善“謀略”這一層面上。如班固《漢書·古今人表》中範蠡被列為九等人的第三等——智人。上面是聖人和仁人。智人,即有智慧有謀略之人。三國人劉邵在《人物志》中則把範蠡列為術家。說:“思通道化,策謀奇妙,是謂術家,范蠡、張良是也。”古往今來,許多人都把范蠡作為謀略家看待。
當然,說范蠡是謀略家也有道理,這從他幫助勾踐興越滅吳的曲折艱辛過程,可以看出他的足智多謀。後來務農、經商也離不開謀略和智慧。但這不是範蠡的全部。範蠡是春秋戰國之際著名的政治家、軍事家,還是一位傑出的商人,被稱為一代商聖,被譽為“治國良臣,兵家奇才,商人始祖”。范蠡的思想內涵非常豐富,範蠡精神至今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。
一、審時度勢 範蠡出山
范蠡,又稱范伯,春秋末楚國宛三戶 (今河南南陽淅川縣)人。大約西元前536年,範蠡出生在一個清貧人家,青少年的範蠡,很有個性,他勤於思考,關注社會,但性格獨特,生活率性隨意,無拘無束。
據《越絕書》記載:範蠡青少年的時候,“一癡一醒,時人盡以為狂。然獨有聖賢之明,人莫可與語。”當時人都把他看成一個狂生,一個不正常的人。範蠡性格怪僻,不近人情,是不是真像人們說的有神經病呢?其實不是,範蠡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,有三個原因:
第一,他對社會、對人生有較為深刻的洞察和思考。所謂“獨有聖賢之明”,就是說他的見解深邃,而為一般人所不理解,他也不願意與周圍的人交流,所以顯得孤僻、不合群,久而久之,人們都以為他是瘋子。
第二,道家的風度。道家追求自然人格,不拘于禮法,生活隨意自然,然而精神上極富想像力,內心世界及其豐富。老子、莊子就是代表人物。從范蠡的行為舉止看,他至少在生活上是效仿道家的。范蠡的老師是計然,計然的老師是老子。
第三,為了引起人們的注意。範蠡總感覺自己懷才不遇,無人賞識。為此,他以各種怪異、荒誕的行為提高自己的知名度。用今天的話說就是“做秀”,或自我炒作。
其實,範蠡的內心是很清醒的,他有“治國平天下”志向,生活行為卻放蕩不羈,這正是他儒道互補的性格。
宛縣縣令文種很想和他談談。范蠡很鄭重地與文種會見,二人談得非常投機。“抵掌而談”,“終日而語”。縱論天下大勢,分析各國的政治狀況,“疾陳霸王之道”,達成了共識。他們商量後離開楚國。約西元前511年,範蠡和文種來到越國,受到了越王允常(勾踐之父)的歡迎,成為越王身邊的重要謀臣。
二、忍辱負重 勇挑重擔
西元前496年,吳越發生了檇李之戰(今浙江嘉興西南)。吳王闔閭得知越王允常剛死,新即位的勾踐年輕,想乘機攻打越國。勾踐則組織死刑犯為敢死隊,出其不意,一舉打敗吳國,闔閭受傷,不久死去。其子夫差即位,發誓報仇。
西元前494年,勾踐主動出擊攻吳,想再來一次檇李大捷。范蠡極力勸阻,勾踐一意孤行,堅決發兵,結果被早有準備的吳軍擊敗,僅剩五千軍隊,退守會稽山。范蠡提出具體的求和方案:應該用極卑謙的辭令,極恭敬的禮節,帶上珍寶和女樂(女子樂隊),去向吳王求和,用高貴的名號推崇他,讓他原諒你。如果這樣還不行,君主您就親自到吳國,去做他的奴僕。只有這樣才能保住越國不至於被吳滅亡。
吳國答應了越國求降的要求。按照吳越雙方議和的條件,越王勾踐帶著妻子到吳國去當奴僕。勾踐覺得文種與範蠡足智多謀,處事經驗豐富,反復琢磨,決定帶文種去,於是召見範蠡,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。範蠡一聽,表示不同意。
範蠡說:“四封之內,百姓之事……蠡不如種也。四封之外,敵國之制,立斷之事……種亦不如蠡也。”意思是:國境以內,治理百姓的事,我比不上文種;在國境以外,對付敵國,需要當機立斷的事,文種比不上我。
這段話是瞭解範蠡人品的重要一點。首先,范蠡很清楚他和文種的各自優長所在。文種曾任縣令,有相當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實踐能力,所以治理國家,管理百姓,是文種的擅長;而範蠡雖然沒當過什麼執政官,但他精通文武韜略,足智多謀,能應付複雜局面。
其次,透過範蠡的話還看出他是心胸坦蕩,勇挑重任的人。范蠡隨勾踐來到吳國面對繁重的勞動和屈辱的待遇,拒絕了夫差的拉攏和利誘,表示願意和勾踐在一起幹苦力活。同時他又尋找時機,巧施計謀,甚至在夫差得病之時,讓勾踐嘗夫差的糞便,終於感動了夫差,放勾踐、範蠡回到越國。在吳國為奴的幾年中,範蠡表現出超人的氣度和高超的謀略,使他奠定了在勾踐身邊穩固的地位,勾踐對他言聽計從,范蠡得以充分展示自己在治國治軍方面的才幹。
三、富國強兵 興越滅吳
勾踐、范蠡平安回國,報仇雪恨的念頭未減。怎樣振興越國呢?範蠡有一整套計畫。這套計畫包括:
第一,發展經濟,增強國力
經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,他以富國為宗旨,把發展生產放在首位。為了發展生產,范蠡建議勾踐勸農桑,務積穀,“不亂民功,不逆天時”。范蠡主張以農為主,提倡多種經營,“示民以耕桑,”多種桑樹,養蠶,解決穿衣問題。還主張發展水產業,多養牛、馬、豬、羊等牲畜。由於戰爭,越國人口減少,範蠡建議採取措施鼓勵人口增長的措施,鼓勵生育。女子十七,男子二十,不嫁不娶者,將罪及其父母。根據生育子女數量發放獎勵。
第二,實行親民措施,穩定社會。
范蠡告誡勾踐要“施民所善,去民所惡”,協調內部的關係,“內親群臣,下義百姓”,勾踐按照範蠡說的去做。他曾說:“我得知越國有人生病我就去慰問,有人去世我就幫助辦喪事;敬長老,愛少幼,養育孤兒,醫治病人,以求報復吳國。”還規定:如果一戶的長子死了,可免除其三年的徭役。越國曾七年不向農民收賦稅,鼓勵農民家中貯存糧食。
第三,擴充軍隊,積極備戰。
為了提高越國的軍事力量,范蠡重建越國都城。范蠡先在國都中心建了一座小城,稱“勾踐小城”。建勾踐小城目的是不引起夫差注意——國君住這麼小的都城,說明勾踐沒有野心,減少夫差的懷疑。之後,範蠡又在小城之外修建大城。稱大越城。這座大越城就是今天紹興城的範圍,由於這個城牆是範蠡親自督建的,又稱“蠡城”。為了迷惑吳國,範蠡在大城的西北不修城牆(朝向吳國),以表示臣服。
越國有製造兵器的傳統,尤其善於鑄劍,各地有不少鑄劍名家。範蠡歸國後,派人暗中拜訪鑄劍名家,並將他們分散安置在隱蔽的山區,大量鑄造利劍,隱藏起來以備戰時使用。範蠡十分重視軍隊訓練,組織了敢死隊。為了進一步迷惑夫差,範蠡又投其所好,派人送給他最喜好的東西,以討夫差的歡心,還向夫差進獻美女,消磨夫差的意志。
在範蠡的謀劃下,滅吳的時機一天一天成熟。勾踐復仇的念頭越來越強烈。他曾經數次向範蠡詢問,能不能出兵滅吳?均被範蠡以時機不成熟阻攔。
原來範蠡的一貫思想是從不打無準備之仗,而是仔細觀察變化,尋找最合適的時機採取行動。西元前473年,在范蠡策劃下,越國發動了對吳國的最後一擊,吳王夫差被俘,自殺而死。自前494年越國在會稽山被圍困以來,勾踐在範蠡的幫助下,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,經過“十年生聚,十年教訓”終於完成了複國的大業。
四、急流勇退 再創新業
滅掉吳國,勾踐封賞范蠡,任他為上將軍,范蠡卻不為所動。約西元前470年,他向勾踐表示自己準備離開越國,勾踐執意挽留。范蠡並不動搖,不久範蠡就帶領全家人離開了越國。
離開越國之後,範蠡還給老朋友文種寫了一封信。信中說:“飛鳥盡,良弓藏,狡兔死,走狗烹。越王為人長頸鳥喙,可與共患難,不可與共樂,子何不去?”文種見信後,也感到後怕。這一天,勾踐召見文種,文種到達,還沒說話,勾踐就拿出一把寶劍遞給文種讓文種自殺。面對過河拆橋、卸磨殺驢的勾踐,文種無話可講,長歎一聲,自殺而死。一代名臣,落得如此悲慘下場,只怪沒有聽範蠡的話,沒有看透勾踐。
範蠡機智地出走,生命得以保全,文種留戀功名,卻死於非命。為什麼兩人有不同結局?不能不說範蠡在長期與勾踐的接觸中,對勾踐的人品、性格有深刻的瞭解。范蠡看出勾踐是“大恩不報,大功不還”之人,故在滅吳之後,急流勇退。
晚唐詩人汪遵有一首《五湖》歌頌範蠡的機智:
已立平吳霸越功,
片帆高揚五湖風,
不知戰國官榮者,
誰似陶朱得始終?
范蠡離開越國來到齊國,齊國自然環境優越,物產豐富。到齊國後,範蠡變姓名,自謂鴟夷子皮。帶領全家人,“耕於海畔,苦身戮力,父子治產,居無幾何,致產數十萬”。根據這個記載,可知範蠡首先種莊稼。但海邊土質不會太好,估計範蠡除了種植外,還經營其他產業。比如,利用海上資源,曬鹽和捕撈海產品,還可能經營其他副業,包括養殖業。經過努力,終於致富。
值得一提的是,齊王得知范蠡在齊,便請他到朝廷任相,範蠡答應,到任時間不長就辭職離去。他認為“居家則致千金,居官則致卿相,此布衣之極也,久受尊名,不祥。乃歸相印,盡散其財,以分與知友鄉党。”
從這句話看,範蠡內心還有參政的願望,這是中國古代大多數知識份子的價值取向。但他更清楚政治的險惡,任官時間不長,就掛印辭職了。范蠡又帶領家人到了陶,陶即今山東肥城。當時陶交通便利,為天下之中,士農工商賈五方雜處。范蠡到陶後改名朱公,人稱“陶朱公”。范蠡在陶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商業經營上。在經營中,充分展示了他的才華和智慧。
五、片帆高揚 誠信興商
1.看準時機,候時轉物
商業經營的最主要目標是“人取我予”,即滿足人們生活與生產的需求。這種需求不僅是多方面、多層次的,而且與時令、季節的關係也很密切。誰能把握時機(商機),誰能提供市場最需要的東西,誰就會立於不敗之地。
范蠡運用農業豐歉循環論,調節物資,進行“待乏貿易”,具體說,就是“夏則資皮,冬則資緆(細麻布),旱則資舟,水則資車,以待乏也”。所謂待乏原則就是讓貨等人,不要讓人等貨。要準備別人所沒有的或想不到的,這樣才能在市場上佔據制高點,佔據優勢。
2.薄利多銷,不求暴利
範蠡經商不僅會抓住時機,還不追求暴利。《史記》記載,範蠡“候時轉物,逐十一之利”。這是非常人性化的主張,符合中國傳統思想中經商求“誠信”、求“義”的原則。而且薄利多銷,不求暴利,細水長流,日積月累,必成大富。
3.多種經營,適應市場
這也是范蠡經商成功的秘訣之一,在齊地,他從事農業和海上經營,到陶後,除了經營農產品還宣導養殖,如他曾向魯國窮士猗頓傳授致富經驗:“子欲速富,應當飼養五種牲畜。”他還提倡養魚,《齊民要術》記載的《養魚經》傳說就是範蠡所作。
4.誠信經商
範蠡經商,講究誠信為本,他和計然提出一套“積著之理”,就是貯存貨物的原則。他說:“積著之理,務完物,無息幣,以物相貿易,腐敗而食之貨勿留,無敢居貴(不要冒險囤居以求高價)。”——重視貨物品質,資金要流通,不圖僥倖獲利。
5.“富好行其德”
範蠡經商思想中最可貴的是“富好行其德”。《史記》記載,範蠡經商,“十九年中,三致千金”,但是他把錢又分給貧窮人和遠房兄弟,受到人們的高度讚揚。范蠡富有,憑藉的是自己的勤奮和智慧,不搞官商勾結,杜絕假冒偽劣,又將金錢回報社會。古往今來,這樣有愛心的善良商人只恨其少而求其多。
六、腳踏實地 五種精神
範蠡以自己的勤勞和智慧,成為成功的商人,其子孫繼承他的事業,不斷發展,擁有了巨萬家財,可謂中國古代經商致富的典型。
范蠡無論從政、治國、經商都是成功者。范蠡既擁有古代儒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,又有道家順應自然大道的豁達人生觀,儒道互補,外道內儒,順應自然,所以他無論是在從政還是經商中都保持了心態的平和、淡定。
在範蠡思想中,追求和諧的天道、地道、人道尤為可貴。他說:“夫國家之事,有持盈,有定傾,有節事。”意思是,治理國家有三件事要注意,國家強盛時要設法保持下去,這叫持盈;國家將要傾覆時要設法轉危為安,這叫定傾;平時治理國家政事要得當,這叫節事。範蠡把這三點與天地人結合,說:“持盈者與天,定傾者與地,節事者與人。”他還對勾踐說:“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,氣盛而不驕傲,辛勞而不自誇有功。”
范蠡順應天道、地道、人道的思想對今日仍極富現實意義。“持盈”亦可稱可持續發展,即在原有發展的基礎上繼續前進,換句話說,也可以指經濟、社會、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。“定傾”,可以理解為不斷糾正存在的問題,撥亂反正,克服缺點,做好工作。而“節事”可以理解為腳踏實地,扎扎實實,遵循客觀規律辦事。範蠡做事講究火候,全面考慮問題,不急功近利,不輕舉妄動,一旦時機成熟,就要毫不遲疑地採取行動。范蠡在從政、打仗、經商活動中淋漓盡致地體現了這一思想,因此他處處佔據主動,穩操勝券。
從范蠡的人生經歷,我們看到他具有五種精神:
第一、不斷進取的奮鬥精神;
第二、儒道互補,健全的人格精神;
第三、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;
第四、真誠經商、智慧經商的精神;
第五、回報社會的無私精神。
範蠡雖然是兩千多年前的古人,但是他的思想中有不少閃光的地方,對於我們今天建設小康社會,發展經濟,有一定的現實意義。我們要深入研究範蠡,弘揚范蠡的優秀品質,借鑒范蠡成功的經驗,促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。
(本文略有刪節,標題為編者所加。)
轉貼來源: http://sjb.auto000.com/shtml/qcxfzk/20100831/52998.shtml